花草家族里的“音乐迷”

02-26 91阅读 0评论

花草家族里的“音乐迷”

你是不是总叹息客厅里的花卉长势不旺、阳台上的观叶植物无精打采?也许你已经尽力了,为它们定期浇水、施肥、防虫、修剪……可这些花草并不领情。

如果我告诉你这些花卉或许是因为你家电视机和音响的噪音太大,或者是观叶植物久居阳台,太闷,它们“欣赏”不到赏心悦耳的音乐,自然娇弱多病、垂头耷脑,你相信吗?

这绝非戏言!用音乐给植物治病,早已在许多国家作为一门研究课题开展起来了。不同植物对音乐有着不同的“品位”,只要音乐对口,无论是花草还是蔬菜都会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印度古老的园艺中曾有过为生病的花卉或蔬菜唱一首歌或演奏一支曲子的记载。我国清朝人写的《秋坪新语》里也有一段关于“弹琴菊花动”的描述,大意为:一位叫侯嵩高的人善于抚琴,也喜养菊花,他在书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菊花。一天夜里,月朗星稀,感觉颇好的他点上蜡烛,独自弹起一支悠扬的曲子,忽见身旁的菊花随音律的起伏竟然轻轻摇晃。侯先生以为自己眼花了,或者是微风潜入所为,没去理会。然而,当他再次理弦重弹时,菊花又一次跟着琴声摇摆。这一回,他吓得推琴而起,不敢再弹了。

呵呵,又一个好龙的叶公!其实,侯先生若知道是他的琴音打动了菊花,不仅不会惊慌,反而会生出几分得意,知音难觅啊!他家的菊花,或许也会因为经常享受悦耳的琴音而分外妩媚呢!

花草家族里的“音乐迷”

美国专家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两间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均相同的花房内,分别种上两株大小相同的葫芦,每天,在一个房间内重复播放刺耳的摇滚乐,而在另一个房间内播放悦耳的古典音乐。结果,前者生长迟缓,孱弱的枝蔓像是躲避瘟疫似的远远地绕开录音机生长,而后者却枝繁叶茂,绿油油的枝蔓,不几天便缠绕在了录音机上,与之难解难分。

“植物声学”方面近年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研究人员发现,在拟南芥幼苗时期,如果加入一定频率的声波,原本齐刷刷向下生长的根,会方向一致地朝声源方向生长。

可见,对花草弹琴,并非如“对牛弹琴”那样,是令人耻笑的盲目行为。

含羞草也是一位音乐发烧友。有人把含羞草分成两组,一组每天给它们播放轻音乐,另一组作为对照不让它们听音乐。结果在同等水肥和光照条件下,听音乐的含羞草植株比听不到音乐的植株高了1.5倍,而且叶子和枝刺要长得相对多而壮实。

普遍认为,植物爱听音乐,是由于音乐的声波引起植物机体有节律地振动的结果。这种低频振动,相当于一种植物“肥料”,使得植物体内某些不活跃的分子积极行动起来,也让机体里一些“懒惰贪睡”的家伙也清醒过来,开始伴着动听的乐曲“翩翩起舞”,它们同心协力地工作,自然会促使植株长得茁壮了。

贝多芬或巴赫的音乐可以使枯萎的玫瑰或者干瘪的小红萝卜起死回生,重新变得水灵硬朗起来,而铿锵的摇滚乐,只会让一些“神经衰弱”的植物加速死亡。

美国植物学家乔治·史密斯用矮牵牛花作为实验材料,测出牵牛花喜爱的作曲家排行榜如下:巴赫、埃林顿公爵、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如果用重金属乐器演奏的摇滚乐不断地向牵牛花灌输,过不了几天,可怜的牵牛花叶子就耷拉下来,最多四个星期,便一命呜呼了。

史密斯还发现,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后,发芽率特别高;南瓜偏爱海顿和勃拉姆斯;甜瓜则钟情舒伯特;仙人掌对斯特拉文斯基一往情深;而他种的红玫瑰,简直迷上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摇滚乐,几乎不能赢得任何一种花儿的芳心。

英国科学家约翰·朗斯塔夫以他多年对自家菜园中蔬菜的研究,列出了各种蔬菜所中意的音乐家的作品,这份名单是:胡萝卜、芜菁、甘蓝和马铃薯爱听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白菜、豌豆和生菜沉迷于莫扎特、罗西尼的作品……他还给他的蔬菜乐迷们灌输歌剧。他说:“它们的确比邻居菜园的蔬菜长得快,而且味道和口感都要好一些。但也有部分植物如红甜菜缺乏乐感。”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对声音确有感知,尤其对某些音频特别敏感——声音频率在3000~5000赫兹的音乐,可以使植物细胞产生共振现象,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使植物生长量增加20%~60%,并且能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相反,喧闹的噪音不但没法调动植物分子的“健康情绪”,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规律和安宁,结果自然会阻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量降低,乃至完全停止生长。别看植物没长嘴巴不会表达,但它们心里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研究还表明,乐曲中的F调对促进植物生长最有效。美国、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已将“音乐疗法”应用于园艺、作物栽培、食用菌栽培和发酵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植物生理学家正在更为深入地研究不同植物对不同的旋律和音频的感应以及不同生长期对音乐的需求等。但植物爱听音乐,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下,你该知道怎样侍弄家中那些有“音乐品位”的绿色朋友了吧,别让花草音乐迷们太寂寞哦!

来源:《草木私语:植物世界那些事》

作者:祁云枝

编辑:景晨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